注塑加工在电子行业的深度应用:精密制造与技术革新(2)
二、功能性组件的创新突破
1. 集成化功能载体
注塑加工可嵌入导电材料(如银浆、碳纳 米管),直接制造具有电磁屏蔽、信号传输功能的组件。例如,5G 手机天线支架采用注塑成型的 LDS(激光直接成型)技术,在塑料表面生成金属电路,替代传统 FPC 方案,成本降 低 50%。
2. 智能感知与交互
可穿戴设备的柔性传感器、医疗设备的微型泵阀等,通过注塑工艺集成压力、温度敏 感材料,实现实时监测功能。三星 Galaxy Watch 的心率传感器外壳即为注塑成型的生物相容性硅胶件,兼具舒适性与信号穿透性。
三、材料创新驱动性能升级
1. 特种工程塑料的广泛应用
LCP(液晶聚合物):用于高频连接器,介电常数低到 2.9,满足 5G 信号传输需求。
PPS(聚苯硫醚):耐高温达 240℃,适用于汽车电子的接插件。
纳 米复合材料:添加石墨烯或陶瓷颗粒,提 升导热性与机械强度,如散热模组的注塑基板。
2. 环保材料的替代趋势
生物基塑料(如 PLA、PHA)和可回收材料(PCR 塑料)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。索尼 PS5 主机外壳采用 25% 再生塑料,符合欧盟 RoHS 3.0 标准。